今年5月18 日,笔者撰有《发现:光绪十五年刊王闿运纂<湘潭县志>记载建文帝留止湘潭》一文,当天发表在“建文帝”网“最新动态”栏目之“消息”子栏下(http://www.jianwendi.com/list.asp?ID=301)。王闿运撰《湘潭县志·山水篇》述及碧泉附近的岳冲时,有“俗云,明建文君为僧,留止岳冲”的记载,但他同时述及岳冲水源头之山为“留军山”,笔者据该县志县域图上标为“留君山”,且此志修订版亦补载“留君山”文字,故推断王闿运记载有误,岳冲此山并非易华屯兵之所,而实为纪念建文君而命名,其正名当是“留君山”而非“留军山”。笔者最近又得到了新证据。
湘潭县档案馆藏有民国三十二年(1943)4月12日乌石乡乡长石柱臣向县长文某报送该乡名胜古迹调查表的报告,所附调查表有如下内容:
留君山 一座 明朝中叶 乌石乡第二保 该山系庵产,归许姓轮管
相传政德南巡在此留宿,故名。建有庵宇,塑佛奉祀。
乌石峰 一座 清朝初年 乌石乡第十二保 公民轮流保管
明末有参政官易华,为清兵所逼,义不屈,率部驻此,清兵不能胜,后因六月六日俗有 划船之举,易部以此为乐,清兵乘之,遂破并殉焉。土人思之,为建庙山顶,矗立云霄,香烟至今不替云。

这个历史文献资料明确记载此山为“留君山”而非“留军山”,此又一证。对这个资料,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分析:
其一,此山在当地被视为名胜古迹;其二,这是为纪念一位皇帝而命名的;其三,但这位皇帝不是明中期的正德而是明前期的建文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?也有三条理由:其一,正德皇帝没有到过湘潭;其二,建庵宇塑佛奉祀的对象,如果说是正德讲不通,如果说是建文与史相顺;其三,岳冲水出留君山,而“明建文君为僧,留止岳冲”正是这一带早已有之的传说。

还有一条理由,石乡长采录自民间而上报县府的资料本身存在不严谨处,例如,易华本为陈友谅部之参政,系元末人,这里却错为明末清初人,虽然所述事实与史志记载基本相符,但时间却差错了一个朝代。因此,在老百姓口中,将建文帝错传为正德皇帝的可能性是一样很大的。
据此,我认为,位于今湘潭县乌石乡境内的留君山(离建文帝改何姓隐居的碧泉不远),正是因纪念建文帝而命名的。该山原有庵庙中的佛像,就是为纪念与奉祀建文帝而塑造的。
2007年12月1日